Group 2
By Cat Yim
從南非回港一將近兩個月, 有些日子仍然是念念不忘的。看著香港的車水馬龍, 無不令我想起南非的野生動物。每一隻都充滿生命力的, 有自己的生活態度, 生命周期, 遇到的動物總令人難以忘懷。
Nyala 藪羚
南非最出名的就要數她的Big Five – 大象, 獅子, 獵豹, 犀牛, 水牛。 Big Five這個名字, 都是基於當時非洲的狩獵者認為能夠捉到這5類動物就能夠證明狩獵能力高, 因此命為Big Five。雖然命為Big Five, 但並不是每隻都屬於瀕臨絕種動物。以犀牛為例, 只有黑犀牛才被列為瀕臨絕種動物, 白犀牛(White Rhino)卻不是。
在這一趟旅程中, 我們便上了一個講座, 講述犀牛在南非的情況。雖然犀牛角被列為非賣品, 但在黑市上犀牛角的價值卻比金還要高。人們誤以為犀牛角有退燒甚至治療癌症的功效, 於是, 便為了這個與指甲同樣物質的角花上數百萬元。中國的市場導致買家聘用當地的平民闖入保育區獵殺白犀牛角, 可是他們冷血的獵殺令很多白犀牛因傷口感染而亡命。
(在google打rhino poaching你就會找到很多血淋淋的受傷了的白犀牛照片,
因為實在太殘忍了, 所以都不敢post上來><)
White Rhino
關於大象, 這躺旅程真的看到不少。我們所到過的其中一個保育園, 更是非洲大象的樓息地 – Tembe Elephant Park.
每早出車時, 車子一路走, 不遠處總會嗅到新鮮的青草味…再夾雜一點刺鼻的味道, 再看一看泥地上, 不難發現一大堆經”處理”的爛草堆…其實就是大象的便便了 - V – 他們的腳印最易識別, 因為是全保育園裡最大最圓的!
有時我們會遇到一群大象, 有時也會遇到只有一隻的大象, 我們的Monitor就跟我們解釋過“成年大象去到某一定的歲數就會被家人從象群家庭裡踢走, 希望他們可以出外交配, 與其他大象成家立室” 所以有時看到他們孤伶伶一人在樹林裡出現時就有點替他們感到可憐。: (
被迫離群的成年大象
另外, 水牛在南非也是非常普遍的。
我有時是個以貌取人的人, 對於動物, 有時也用了同一個態度去對待。每次看到雄性水牛, 同行的同伴們定必經常聽到我問”為什麼他們總喜歡把一個曲起的假髮戴在頭上呢?”
雄水牛: 在說我嗎?
對於雌性水牛, 她們還是比較含蓄一點。(就是那頂假髮不會戴太高囉:P)
雌水牛: 呵呵, 假髮我喜歡戴低一點, 峰芒太露老公會不喜歡的!
曾幾何時以為所有獅子都是長毛, 而且都是十分威武的, 不過遇上真正的獅子時才發現現實的牠們十分懶惰, 經常都在睡。而獅子其實都與人一樣會有生老病死, 在這次旅程的某個清晨時分, 我們就遇過一隻病危的雌性獅子, 虛弱得在走路的時候幾乎不能支撐自己身體, 看似命不久已。那一刻看在心裡實在既心酸又無助, 只好希望牠的同伴們會好好照顧她, 讓她早日康復。 L
在南非的17天旅, 我們有16天都看不到獵豹的蹤影, 就連裝閉路相機的SD卡內,都沒有看到牠們經過, 但遇到其他組時他們卻興奮地說著在其他保育園曾經與獵豹有多近, 聽著心裡都酸溜溜的。 不過, 皇天不負有心人, 在最後一天抵達St.Lucia時, 我們有幸在晚上遊覽當地其中一個保育園, 坐著遊客車, 在眨眼間瞥見到一隻修長的, 擁有鮮豔豹紋的獵豹躺臥在小山坡上。(不過因為太黑, 而且車走得快, 相機未能捕捉那一刻)
雖然有一點遺憾, 但我更加體會到這裡的的確確是一個野生環境, 就算是Big Five, 也不會因為你是遊客的原故而向你賣笑, 在你面前捉鹿, 牠們都是按著自己原有的生活生活著, 作為義工, 我們更加應尊重和欣賞這種真正的自然生態。
其實, 我們已經很幸福。還很記得在Imfolozi的屋簷下, 一邊洗碗, 一邊從廚房的窗外遠眺圍欄外,
左邊有一群幼年黑班羚在吃草, 中間有幾隻班馬一起分甘同味, 旁邊也有幾隻小黑班羚又跑又跳的在追逐, 感覺如置身泰山的動畫裡, 看著野生動物們無憂無慮地在活著。
那一刻, 我只知道, 大自然的生命是多麼可貴。
Written by Cat Yim, all right reserved
Black rhino is much rare than white rhino ga = = and they are critically endangered
回覆刪除Corrected :)
刪除Thz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你形容得好好呀 大象屎……我地真係分辨便便專家!我都覺得啲水牛曲頂曲髮太:-I 正喇
回覆刪除